联系热线:400-123-4657

首页 > 产业化

泸州纳溪:乡土风情绘就振兴画卷 乡村竞演揭秘文化潮流

产业化 2025-09-28

  9月19日晚,四川省第五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泸州赛区竞演活动在纳溪区 “山河明月・醉酒城” 举行。活动现场灯火璀璨,近千名观众齐聚一堂,来自泸州四县三区14个乡镇(街道)的乡村代表队轮番登场,以歌舞、情景剧、街舞等多元艺术形式,串联起乡村产业发展、红色文化传承、非遗技艺创新的生动故事,用 “接地气” 的演绎展现泸州乡村的独特魅力与振兴成果,现场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傍晚7时许,现场已经忙碌起来。舞台两侧,工作人员在调试灯光与音响,光束在黑暗中交替闪烁,勾勒出灵动的舞台轮廓;后台区域,演员们身着色彩艳丽的演出服反复打磨动作,脸上满是期待与紧张;观众席上,人们陆续入场,不少观众举着手机拍摄视频忙着分享。

  “之前在网上刷到过往届视频,特别精彩,今天特意带孩子来感受泸州乡村的新变化,很期待互动环节的惊喜礼包!” 纳溪区居民王梨君一边帮孩子整理衣服,一边笑着说。

  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大屏幕播放着泸州乡村快剪视频,合江真龙镇的柚子园硕果满枝、古蔺赤水河畔的山峦层林尽染、泸县太伏镇的梯田错落有致、纳溪新乐镇的竹林郁郁葱葱……乡村的自然之美与生机活力扑面而来。舞者们身着带有乡土元素的服饰登台,时而模仿田间劳作的姿态,时而展现丰收的喜悦,瞬间点燃现场气氛。

  各代表队的竞演节目接连上场,每个节目都紧扣乡村振兴主题,融入鲜明的地域特色。首支登场的合江县真龙镇代表队,带来歌伴舞《柚香真龙》。演员们身着淡黄色演出服,手持柚子造型道具,伴随清甜悠扬的歌声起舞,“真龙柚,甜心头,满园果香醉乡愁;产业兴,百姓富,乡村振兴大步走!” 歌词里满是对家乡柚子产业的自豪,舞台背景同步播放柚子从开花到结果、村民采摘销售的画面,让观众仿佛置身硕果飘香的果园,不少人跟着旋律轻轻哼唱。

  古蔺县金兰街道的情景剧《船工号子》则唤醒了红色记忆。演员们化身赤水河畔的船工与红军战士,粗犷有力的号子声 “嘿哟!嘿哟!拉纤走,赤水河畔跟党走!” 回荡现场,他们以细腻的肢体语言,再现红军四渡赤水时船工冒险助红军渡河的场景。“这个节目太有感染力了,既让我们重温了红色历史,也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这样的乡村文化节就该多办!”观众殷燕飞说。

  泸县太伏镇的《魅力太伏 “产” 出振兴路》充满乡土烟火气。演员们用泸县方言演绎快板,搭配梯田造型的背景,将太伏镇的火腿、龙眼等特色产业娓娓道来:“太伏火腿香,龙眼甜又亮,梯田种出金满仓,振兴路上喜洋洋!” 方言的亲切感与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乡村产业振兴的蓬勃活力。

  纳溪区新乐镇的街舞《新乐竹够潮》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演员们身着竹元素的潮服,伴随动感音乐舞动,时而做出编织竹篮的柔美动作,时而展现街舞的酷炫技巧,把传统竹编技艺与现代街舞完美融合,令人眼前一亮。舞台大屏同步播放新乐镇竹编艺人编织竹篮、竹席的画面,艺人手指翻飞间,竹子蜕变为精美工艺品。“这个节目我们排练了两个多月,每天都要练四五个小时。” 新乐镇代表队演员刘思远擦着额头的汗说,大家都是土生土长的纳溪人,很多人家里就是做竹编的,希望通过街舞这种年轻人喜欢的形式,让更多人知道新乐竹编,了解纳溪的传统文化,今天看到大家这么喜欢,觉得再累也值了。

  纳溪区龙车镇代的《嗨・龙车》亮点十足。节目以别出心裁的 “一日游” 为线索展开,就像一条灵动的丝线,串起了诸多精彩瞬间。舞台上,亲子摘果的场景活泼有趣,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仿佛是欢快的音符,瞬间将观众带入充满童趣的氛围。省级非遗 “班打狮子” 绝技更是震撼全场,11岁却已有8年杂技经验的王艺,化身“孙悟空”,动作行云流水,赢得观众阵阵掌声。而融入其中的潮流说唱也别具一格,它巧妙地融入了龙车镇的地方产业,歌词中满是当地的风土人情,让整个节目既时尚又接地气。

  除了精彩的节目竞演,现场的 “文旅知识问答”与配套活动也备受欢迎。“请说出泸州三个白酒品牌?”“泸州是什么香型白酒的发源地?” 主持人话音刚落,观众踊跃举手,不少小朋友踮着脚尖、高举小手。答对者获得包含纳溪泡糖、护国陈醋、尧坝萝卜干等特色产品的 “文旅大礼包”,脸上满是喜悦。现场还设置了乡村文化振兴摄影展与乡村集市,通过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直观展示纳溪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变迁;乡村集市汇集7个区县的代表性农特产品与非遗文创,以展示展销的形式吸引群众参与,让大家在欣赏演出的同时,近距离感受乡村发展的丰硕成果。

  “这次活动最大的特色是‘扎根乡村、贴近群众’,所有节目都来自乡村一线,由农民群众自编自演。” 泸州市纳溪区文联社科联主席周平表示,节目内容涵盖产业发展、红色文化、非遗技艺等多个方面,既展现泸州乡村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果。为确保竞演公平公正,活动还邀请专业评委与公证处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关注乡村、走进乡村,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更多动力。

  近年来,纳溪依托 “茶、酒、竹、红色文化” 等特色资源,走出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的特色路径,现已建立6个“非遗工坊”,培育竹编、纳溪民歌、蝴蝶画等非遗传承人50余名。纳溪区坚持以赛事为桥、以文化为媒,吸引更多人才扎根农村、更多资本投向乡村,让特色农产品走出泸州、让乡村旅游提升纳溪文化旅游影响力。